top of page

諦。課程|手作土團吧檯(Cob)

已更新:2022年6月7日


什麼是土團建築(Cob)

它是一種結構性複合物,由泥土、水、草稈(麥稈、稻草類)、黏土和砂所組成,在材料尚柔軟具可塑性的時候用手捏塑成建築物。不像夯土(rammed earth) 需要有模板、也不像土墼厝(adobe)要先做土磚,土團建築既不用添加物也沒有化學材料,它甚至不需要機具。

—楊妥·伊凡斯《用手雕塑的建築》


人類歷史以來,這樣的建築方法並不鮮見,在全世界各地曾經、現在或未來都被驗證,它毋庸置疑地具備人類追求的「功能性」。不過放眼當代,生命體活動空間飽受鋼筋水泥摧殘,除了諷刺社會上普遍對「自然」的造作,尤其正值後工業化與思想西化之時,它還體現出生態圈內刻不容緩的意識危機。


地球上最最普遍的建材非「泥土」莫屬,請想像莊園、宮殿、公寓和修道院等,那些到處都找得到的泥土,微微濕黏所以和團,和個泥團再捏塑形狀,把它壓實然後成為磚塊,用手用腳用心建成的土建築,晚近以前比比皆是。一粒沙、一抔土、一方石、一幢屋,土團建築絕對能帶給人類生物不同凡響並且深入的成就感,這整個生生不息,彷彿大地之母其來有自,從無到有,亦是從有到無。


為什麼土團建築會有任何不同?

不知道,無法單以語言文字論斷或加以補述。


發想總是充滿幻覺,打從決定建造土團吧台的那一天起,我們便頃刻間落入嶙峋的現實裡,不論找尋、挑選、挖鏟、過篩和排列等許多前置作業,通通通通把每個人忙得慌累得嗆。


然而,這一週手忙腳亂、亂中有序到漸入佳境,勉強身為過來人的《諦》,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各位:太、棒、了。


都市中最為廉價的地景,斷然無法使任何人感受到一棟「建築」或一戶「人家」該有的活力,可若試著參與土團屋或土團部件的誕生,成為那創造與孕育之大體,你將明白《諦》為何如此堅持,誠如楊妥·伊凡斯老師提到:「它似乎具有一種催化效果, 可以作為我們在面對與思考所有嚴酷重要的議題時之靈感與工具。


我們執意進行此次工作坊,還許下無論如何都要完成它的誓言,目的是寄望這短短三天,旁人看來穿不了石頭也磨不成針,卻實實在在地用精神點滴的「時間」與「實踐」,切身反省時也欲導正所謂「」與「」之間,建立在「」與「」上,那不可言會、無以名狀的連結。


【圖/打地基是很重要的!】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