諦。課程|《大地旅人》土團工作坊
- enjoyjoy1215
- 2022年3月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2年6月7日

【圖/講解石頭組成結構的差異性】
本次工作坊由《大地旅人》與《諦》合作開設!
這麼一說,還真有點不好意思,因為與其說是合作,可就這兩天來,好像得之於他者太多,我們在一旁打打雜、送送餐、洗洗碗,甚至派出伊甸園中邪惡的蛇,嘶嘶嘶地趁慧儀老師和孟磊老師教學時,監視著《諦》裡發生的一切,明明場地又髒又亂,幾次還有材料拿不出來(譬如糯米粉,不過因此實驗了地瓜粉、樹薯粉和糯米粉的溫度黏性,也不枉是一課)還頤指氣使地擔心吧檯會倒、會裂或太矮,是不是兩位名師和名師的高徒們修為太高,堪比如來的五指山才鎮得住我們這些頑皮猴子,猴子們現在心下難安,覺得頗有愧啊。

【圖/粉光手雕】
以上不足為道,總之就是要大力大力再大力地感謝《大地旅人》兩位老師及本次工作坊的所有學員,沒有你們,對著拆了空空蕩的前半廳堂,我們鐵定鎮日忙進忙出卻空虛,距離各位殷殷盼者期待的四月中旬,大概也是遙遙無期罷。是你們,來店裡成為土壤與花草與動物;是你們,到這兒招來微風無雨豔陽天;是你們,至此地散播嬉笑怒罵,然後落地生根。

【圖/稻草(或其它中介質)在土團結構非常重要】
言歸正傳,幾個段落不只感謝,還要鄭重而家常地道道這次的合作對象——《#大地旅人》。雖然《大地旅人》與《諦》的連結之深是無法量化,當然不夠本篇再敘,不過,就像茶餘飯後的談天一樣,我們有能力,也非常樂意,而且使命必達,要讓正心馳神往或還戀戀不捨的你,務必務必知道樸門之於地球;《大地旅人》之於台灣,直到人類滅絕的那天必須存在的價值意義:
「因此我們提倡簡樸生活,並透過各種環境設計與教育來傳達我們的理念。」

【圖/火箭爐】
「因此,大地旅人的樸門永續設計,強調以「有效率的能源規劃」作為方法指引,讓能源議題不只侷限電能,而能透過樸門延伸到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面向,重新思考舒適、文明與發展的定義,成為對未來社會及環境的積極作為。」
——《大地旅人 Earth Passengers》
人就是過客;而承載著我們的唯一班車是地球;地球之外便是宇宙;宇宙裡的人類是微塵,微塵理當不會留下太重的足跡。所以《諦》才這麼做,踩出最淺最少的腳印,刻下最深最久的痕跡,在你的心底。

【圖/團結力量大】

【圖/吧檯 製作過程】
延伸閱讀|什麼是土團建築(Cob)?
Kommentar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