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傳諦知識|甜味 的真相

已更新:2022年6月7日


有人敲碗想要一睹甜味的真相 讓我們就來一探究竟!

大家都說:「臺南人吃什麼都要加糖、高雄人沒有喝飲料會崩潰、咖啡廳沒有賣甜點少女就不會來...等。」 對很多人來說,飯後少了甜點,總嫌不夠滿足。

為什麼甜感對我們是如此重要呢?


因為甜,是抓住好味道的幫手 人體口腔內有很多味蕾細胞,可以感受到的味覺有「酸甜苦鹹」,而且這四種味道所主要分佈的位置也有所不同,甜味的感受是在舌尖,苦味的感受是在舌根,酸跟鹹味則是在舌頭的兩側。




但為什麼不同的糖,甜味會不同?


我們一定有過這種經驗:買飲料的時候,老闆說是微甜,結果喝起來甜死人,含糖量也高到爆表!


有許多物質都能提供甜味,但每種物質所能夠提供的甜味強度不同,例如代糖阿斯巴甜,甜度大概是蔗糖的150~200倍,也就是如果用阿斯巴甜或蔗糖做出一杯等甜度的糖水,阿斯巴甜只需要使用蔗糖150分之1的量。

所以!同樣是甜味物質,真的會是不一樣甜!

像是零卡可樂的甜度就是蔗糖200倍,而目前台灣法規允許使用的人工甜味劑中,最甜的紐甜 甜度可達蔗糖的7千倍以上!但因為太甜了,反而很難使用,比較常用在蜜餞食品中。

所以之後商品外包裝標示的「甜味」,應該按照糖分的實際高低來標記,也就是說實際糖含量為「微糖」或「無糖」,未來就改用「微甜」或「無甜」。


跟大家說說甜味會受哪些條件的影響,可以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:

  • 溫度即使含糖量一樣,但是溫度高的時候喝起來比較甜,冰的時候就會感覺比較不甜,可以從汽水放到不冰的經驗就知道。

  • 食物裡如果同時有鹽的存在的話,氯離子會影響甜味受器,讓甜味感更增強。所以西瓜灑鹽會更甜是真的噢!

  • 飲料其實是糖和酸的較勁,也就是說在等量的含糖量情況下,越酸的越不感覺甜。所以即使可樂的含糖量其實很高,但是因為它含的酸也很高,這樣喝起來就不會覺得太甜。

  • 主觀經驗含糖量是客觀,但甜味其實很主觀,與個人經驗、文化背景都有關係。東南亞因為接近或是本身就是產糖國,所以口味都甜到不行,同時糖也是一種富裕的象徵。所以台南人的微甜,就有可能!與台北人的微甜大不相同了(在此得證 。)



最後,照慣例提供一些 調味小撇步 給大家使用:

甜味能讓鹹酸和苦味嚐起來更溫和,是用來緩和強烈風味的好工具。


Ⓑ 甜味能讓湯底、湯品或醬汁滋味更豐富。所以沒有時間慢燉的話,直接加點糖是更簡單的一個小方法。


Ⓒ 甜味有提升濃郁程度的功效,能讓強烈的風味更圓潤。例如在油醋醬汁裡加點楓糖漿會產生的美妙變化。


Ⓓ 讓帶有甜味的食材滋味更明顯,例如在草莓或紅豆剉冰上淋點糖水一樣。


看完這篇,可以發現甜品不只是飯後的愉悅,而更能接近料理,有著與不同食材激發對話的可能。


下一堂想要換到哪個元素嗎? 來底下留言跟我們說吧!


圖片來源:https://unsplash.com/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